| [1] | 吴学谋,泛系哲学与泛系数学和应用:事理,物理,技理,医理与浅理(Ⅰ),应用数学和力学,14(1)(1993). | 
		
				| [2] | 黄顺基,关于自然观灼研究及其方法,延边大学学报(社科版),(3)(1986). | 
		
				| [3] | 丛大川,泛系方法论与唯物辩证法,光明日报(1987,5,15). | 
		
				| [4] | 丛大川,泛系方法论与认识论,社会科学辑刊,(4)(1987). | 
		
				| [5] | 丛大川,泛系方法论为哲学现代化提供了什么?中国社会科学,(l)(1989). | 
		
				| [6] | 严忠明、陈宝深,易学哲学、系统科学、泛系理论三种认知模式的比较研究,江苏工学院学报(社科版),增刊(1988). | 
		
				| [7] | 张玉祥,关于泛系理论的哲学价值,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(社科版),(3)(1988). | 
		
				| [8] | 张玉祥.泛系方法论与哲理研究.大自然探索,(2)(1990). | 
		
				| [9] | 张玉祥,泛系哲学的概念、框架、原理与模式(Ⅰ)、(Ⅱ),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(社科版),(1)(2)(1991). | 
		
				| [10] | 张玉祥,自然哲学的无限形式及其泛系分析,河北师范大学学报,增刊(1991). | 
		
				| [11] | 陈宝深、阂永昌,泛系方法论与管理,江苏工学院学报(社科版),(1)(1988). | 
		
				| [12] | 陈宝深、阂永昌.泛系管理观的概念与框架,江苏工学院学报(社科版),(2)(1990). | 
		
				| [13] | 郭定和,泛系理论与物理科学的交缘研究,贵州科学,(2)(1988). | 
		
				| [14] | 郭定和,广义嫡的几个泛系模型,大自然探索,(2)(1990). | 
		
				| [15] | Zan Ting-quan and Wu Xue-mou,Pansystems methodology and PSEA:Pedagogy,sciology,Epfst仑molog,and Aeschetics,Busefal,31(1987). | 
		
				| [16] | 张良贵、咎廷全.与美学有关的一些泛系研究,科学探索学报(3)(1986). | 
		
				| [17] | 周萍,泛系分析模式与关于新闻学和美学的一些泛系思考,襄樊大学学报,(1)(1987). | 
		
				| [18] | 周志雄,泛系方法论·哲学·泛系哲学.海军工程学院研究生学报,(1)(1988). | 
		
				| [19] | Wu Xue-mou and Guo Ding-he,Pansystems methodology:Encyclopaedia-connecting philosophy,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,Guizhou Science(4)(1991). | 
		
				| [20] | WuXue-mou and Guo Ding-he,Pansystems principles of dynamics and engineerin,Proceeding of Symmposium on Modern Mathematics,Science Press(1989). |